在我常常、持續、甚至天天跟孩子說故事之後,我突然發現一件hen恐怖的事。
「哇靠~我沒故事可講了!」
該怎麼辦呢?立馬去買故事書肯定來不及啦,孩子已經在床上躺者大喊「故事時間到啦!」
急中生智的我,開始自編自導自演一系列的故事。
陸陸續續推出了「猴哥」、「哥吉拉」、「電玩」等系列,孩子居然還頗喜歡聽呢!
慢慢的我發現,編故事其實並不困難,只要掌握以下三個公式就可以囉!
1.用架構來拆解故事:
這是從各式系列繪本得來的靈感。
很多繪本系列都用這種架構模式,先敘述主角的日常生活,接者出現了突發事件影響他們的生活,最後用一些方法解決這件事情。
以西遊記的故事為例子(猴哥系列)。
架構就是師徒四人往西方取經為日常生活,突然出現各式妖怪作為突發事件,最後想辦法打敗妖怪的故事。
而哥吉拉系列呢?
架構就是哥吉拉日常生活中,突然出現各式怪獸,最後想辦法打敗怪獸的故事。
而電玩系列呢?
架構也是主角日常生活中,突然出現各種壞人,最後想辦法打敗壞人的故事。
有沒有覺得我編的系列故事架構幾乎一模一樣呢?差別只是在於主角跟敵人不同而已!偷笑^^
簡單來說,講過一次該系列故事之後。孩子都已經知道故事主角的日常生活是怎樣了吧!
所以我們的重點在於描述突發事件的角色,把這個角色的特色說出來。
以每天登場在我的故事中的各種妖怪&怪獸&壞人,我會隨意選一樣東西來做為今天的角色,可以是有形體的實際物品,或是沒實體的感覺甚或是情緒。
比方說我用過電話、枕頭、窗簾、電視、媽媽等實際物品作為主角。或是空氣、熱量、寒冷、甚至發脾氣與唱反調等非實物作為主角。
接下來開始描述這樣東西的特色與細節,再從這些特色或細節選一兩樣作為特殊的能力。
以實體電視為例子,就先說明電視是拿來放電影卡通片的機器阿,然後選一樣特色,比方把打開電視後小孩就目不轉睛一直看,作為電視妖怪的超能力。
而且厲害的是,選用不同特點作為超能力的話,就會出現電視妖怪2、3、甚至到N呢!^^
3.反轉打敗他
用這個物品實際上怕的東西作為最後反轉打敗他的靈感。
可以是這個物品使用上會造成損害的行為或東西。也可以是某些特性或情緒。
同樣以電視妖怪為例的話。電視這種電器一般怕螢幕破掉或是浸水短路。
所以就可以選擇去找海龍王下雨讓他進水短路,或是找雷神索爾給他來一下大槌子。
如果是熱量妖怪的話,那就找冰雪女王愛紗阿! ^^。
把我編故事的方法,整個拆解開來是不是感覺簡單很多?
今晚就選一個物品,套一個架構、編一個給孩子聽的故事吧!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