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

親子花東騎行200KM中發現的幾個小故事


1.騎車背包的故事

話說今年的年假,我們家安排了花東200km騎車之旅,事前為了這一躺行程順利,不但有利用假日帶孩子練騎車,跑了好幾趟迪卡農,準備各樣的裝備:其中包含護膝、長襪、車褲、防摩擦噴劑等等,甚至在行程安排時,將時間拉長到五天,讓每天騎車距離在50km內,還特別因應風向安排順風路線,我們從花蓮騎到台東!

這一切的一切的準備,都是為了能讓孩子順順利利的騎完這一趟旅程


沒想到第一天才剛開始還騎不到十公里,連最小的三年級孩子都還精力十足時,騎著騎著我就感覺身體怪怪的,怎麼腿踩起來很沒力,覺得身體很重背很重,腰也開始酸痛酸痛的!

天啊~出發前一天熬夜,體力影響就差這麼多嗎?是不是我真的老了?!😂😂

暫停休息的時候,同行好友30突然跟我說:

「你的背包幹嘛不夾在車的架子上面?背在身上很不好騎欸?會很不舒服唷!」

本來想說後背包內就只剩下醫護包跟錢包,沒有什麼重量! 而且錢包內放著這幾天一家所要用的現金,感覺放在背上比較安全,所以才一直背在後面不放。 但被這樣一提醒,我試著把包包綁放在車架上看看!

神奇的事情發生了,只是從背上卸下包包,換到車架上而已,接下來的路程我騎的輕鬆愉快,整個人「像在飛一樣!」

這讓我想到人生很多時候,壓力跟負擔是自己選擇背在身上,如果這時候轉個念頭,把壓力或重擔換個位子,或許就完全不一樣了!

晚上睡前也跟孩子分享這個騎車背包的故事!




騎旅小故事-上坡與下坡

話說自從放下背包後,整個旅程上騎車的感覺好到爆炸,「整個人自我感覺超良好!」

一路輕騎狂奔,每每速度輕鬆飆到時速30km以上,開始自信心爆炸的我,連同行的單車高手蔡爸爸也不放在眼中,輕鬆超過他數次,感覺真的太棒啦!


沒想到這樣的美好是短暫的,原來是剛才的一路下坡,靠著本身的寬重身材,短暫取得不小的優勢啊!

等到下坡到底開始上坡之後,就被打回原形,踩踏中氣喘吁吁的我,瞬間被蔡爸爸輕盈的踩踏給快速超越,自我感覺被打擊的體無完膚!

接下來騎車的路程上,思考這件事時,給了我兩點啟示:

1.人要審視自己,別被外在的環境光環給蒙蔽。
如同程天縱老師所說,環境的下坡順境就像是公司的頭銜,所帶給你的光環只是一時的,別以為是自身帶來的能力,在卸下位置時都是要還回去的。只有自身的硬實力才是永久的。

2.要懂得自己的長處與短處,在適合自己的環境發揮。
如果我本來就比較重,當然要再適合我的下坡爭取發揮的好機會囉。人也是一樣,知道自己所長才能選擇自己的主場!

哈,昨晚說這樣有點嚴肅意義的小故事,居然有助於孩子睡前安靜入眠,再來說幾個給他們聽!


消失的板塊交界

話說這次的花東騎車之旅,因為一共有四個小學生,所以早早糾規劃到,我們要特別從台九線,彎去騎「玉富自行車道」,要讓孩子們體驗一下傳說中社會課本上寫到的兩大大陸板塊交界處

當彎道玉富車道後,領隊好友30特別對所有的人說:

「等等騎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周圍唷!千萬別錯過啦!我們一定要在交界處拍張照片,來一張一腳橫跨兩大版塊!」

絕對沒問題,孩子們也信誓旦旦說:「我們一定會特別注意地面,絕對不會錯過!」

一行人八對眼睛一路上左右掃視,奇怪了? 都騎到出口了怎麼沒看到啊?

在終點的補給站,跟在地人一問之下才知道,原來我們的目標板塊交界在「入口的反向啊!」
也就是說我們一路往終點騎,就離目標處越來越遠啊!

這個故事給了我一點啟示:

「方向比努力重要啊! 如果方向錯了,就算再努力也只是離目標越來越遠!」

晚上睡前故事時間,再說給孩子聽這個故事!




話說這次單車旅行中,既然帶孩子一起,必然發生的意外就是「摔車啦!」

事後統計,這次旅行徒中四個孩子一共摔了10次,幾個孩子分別摔了4、3、2、1次!😂

還好我們全副武裝準備,手套、護膝、長襪一件不缺,加上隨時都有一個大人在旁,孩子們都只痛不傷!


事後分析摔車原因有很多,撇開個別的原因: 包含 精神不繼發呆,爭先恐後搶快,或是跟車太近碰撞等之外,最多的原因就是「地上坑洞!」

比方說五年級的小咪,因為騎車的過程中被風景吸引,沒注意到前方的坑洞,所以直接跨上去而摔倒!

而我們家的小羿呢?則是眼尖看到了個大坑洞,轉龍頭想要閃過它,沒想到閃過頭衝到外圍的護欄反而摔倒!

睡前跟孩子說如何應對路上的坑洞,同時也分享從中學到的道理:

「騎車時除了前方,還要注意地面唷!」

「注意力是最重要的,只要你發現了地上的坑洞,就算你不閃直直衝過去,只要手抓緊也就可以順利過去!」

人生也很像這個道理呢! 人們常只注意前方,而忽略的腳底下的地面!

而人生的坑洞何其多,如果每個都閃,搞不好撞到其他更痛!只要專注注意到,就算直接面對,也是一衝就過的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愛與即興心得0419

最近我們在玩「特殊風格的劇種」! 起因是來自於上次到弘道基金會演出,在場的長輩們很多是以「台語」為主要語言,我們在台上說國語演出,感覺意思傳達上有點障礙,有些點長輩們不一定看得懂! 但事後我們發現: 「語言上的溝通問題居然被彌平了!」 ...